艾灸不亂灸,養(yǎng)生灸和治病灸,你到底適合哪種?
2022-04-18 17:36瀏覽數(shù):500
艾灸一項看重效果的治療方法,大家都知道中醫(yī)治病需要辯證,至少要分清虛實寒熱才能下手治療,如果辯證錯誤,方向錯誤調整不來陰陽平衡,很可能越病越嚴重。
怎么艾灸才能灸出效果?艾灸的頻率是多少和時間是如何把握的?這些問題我們今天都來討論一下。
1,虛寒證與實熱癥的艾灸差異
《醫(yī)學入門》有這樣一段話:“虛者灸之,使火氣以助元陽;實者灸之,使實邪隨火氣發(fā)散也;寒者灸之,使其氣復溫也,熱者灸之,引郁熱之氣外發(fā),火就燥之義也。
”意思是虛癥,寒癥,熱癥,這些都可以艾灸,只是艾灸的手法,配穴,各不相同。艾灸雖然可以通調百病,但是不得不承認,最擅長的還是虛寒癥,這兩種癥狀艾灸時候一般沒有忌諱。
堅持艾灸一段時間,保持灸量,虛寒體質帶來的癥狀都會有所改善。
手法:手法來說,虛寒證多采用補法,實熱證則需要瀉法。
配穴:實熱證配穴多采用滋陰的方法,重點都在下肢末端部位,足陰經(jīng)的一些穴位,比如,三陰交,涌泉,太溪等。
2,養(yǎng)生灸與治病灸的差異
艾灸可以強身健體,也可以治療百病(其實不止一百種)。一般來說,身體沒有不舒服的病痛,可以做養(yǎng)生灸,提高身體機能,每周定期灸幾次,時間上來說30分鐘到2小時,即可實現(xiàn)養(yǎng)生防病的目的。
治病灸:如果有疾病,各種慢性病,艾灸的頻率就要提高,時間就要延長,才能達到去除疾患的目的。
3,病淺與病深的艾灸差異
大家都知道扁鵲與蔡桓公的故事吧?疾病是由淺入深的,病在表是淺,在皮膚腠理,病在里是深,在臟腑。
艾灸也是一樣的,病在淺在皮膚,腠理,經(jīng)絡等處,艾灸的熱力和藥性比較容易達到病灶,處理患處,疾病自然好的快,艾灸的時間也不用太久。反之疾病在深層,艾灸的時間就要大大提高。
堅持才能出效果。很多人都容易半途而廢。疾病在腑的時候,艾灸的時間一般在幾個月,比如胃炎,需要根據(jù)病情艾灸1-3個月左右。如果更深入到了五臟,那就要做好長期調理的準備,切記中途停灸,前功盡棄,同時要保持灸量。
比如一個人子宮寒濕重,但是并沒有長子宮肌瘤,屬于形質未變,這種情況下只要艾灸祛寒濕即可,花的時間也不是很多,但是如果已經(jīng)形成了子宮肌瘤,灸屬于形質已變。艾灸的目的就是讓大瘤化小,小瘤消失。艾灸的時間就會久很多,不是幾次就能好的。
總而言之艾灸不能亂灸,掌握方法,時間,帶給您的驚喜也會越來越多。